撰稿:何姝含 摄影:何姝含 审核:刘双立
11月2日为帮助我院学生提高心理调节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特邀吉林省脑科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晓亮老师来到我院后二楼报告厅开展了两场以“缓解压力、认识自己”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其中包括特教专业学生、听障学生、视障学生在内的370余名学生参与。

马老师结合不同类型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与及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案。首先对于视障同学以及特教专业同学马老师以捉乌鸦的小游戏作为开篇,激发起大家融入其中的热情;对于听障同学们则采用绘画的方式成功地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系列小活动使同学们放松身体、放松心灵,以一个愉快的状态进入活动主题。

针对视障同学和特教专业的同学们,马老师就压力的评估、压力的来源、压力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讲解。结合学生过去的求学经历以及自身的生活体会,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以及相应的化解办法。活动中,马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师生们相互配合,课堂氛围极度热烈。最后,向大家解释了压力的来源因素,提出了完善相应的压力应对方法,为学生弥补自我肯定意识不足提供了途径。


针对听障同学们,在刘禹含老师的手语翻译帮助下,马老师让同学们利用绘画的方式代替语言的表达,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认识“画”出来,引导同学们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正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在绘画以及自我评分过程中两位老师走进学生身边进行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加强自我肯定与自我反省意识。通过这一系列生动可爱的图片,使同学们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自我人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让同学们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任务中宝贵资源的大学生,如何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立足并有所贡献,心理健康是一个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逐渐重视,许多同学来到长春,跨入大学,难免有一些步入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平时生活中存在的困惑,经过本次心理报告活动,让初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更加深切的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个人的身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